《独奏心声》第九期—心灵剧场

发布者:73882必赢最新官网发布时间:2016-05-12浏览次数:539




《搜索》

导演:陈凯歌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中,女主角叶蓝秋因为一起公车不让座事件遭到曝光,被人肉搜索进而遭到网上恶意攻击,最终选择了自杀。事实上,这部电影更深层次的诉求,是在描述网络暴力带给人的心理冲击。无可否认的是在我们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中,人们都比较容易被负面新闻吸引。一方面,是因为太多的正面宣传过于教条、与生活距离远、甚至具有欺骗性,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人类心理机制会产生“反向行为”,即通过对负面新闻的关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这种“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行为模式更加容易被众人所采纳,其中“匿名性”更是网络暴力行为的催化剂。这使得网民在本身就“有点紧张”的网络环境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评论,甚至恶意攻击。因为在网络上,由于匿名和虚拟空间,都使得人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人格中的控制本我的自我被无限隐藏了,而在此基础上往往表达的更是人格中本我的意思,就是一种人最开始也是最原始的想法,是一种本能的冲动。然而,对于这些流传的坏消息,到底是否是事实,或者是否是事实的全部,人们往往并不关心。他们并没有欲望来挖掘出全部真相,他们仅仅需要一个网络这样的平台,表达自己的感受。至于时间背后的因果关系,他们觉得并不重要也不想知道。

  

  



《吮拇指的人》

导演:Mike Mills

论你今年几岁,长大成人真不是件容易事!当贾斯丁(路波西)想要戒除咬手指的坏习惯时,周遭的人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本片提供了人们对于为重塑自我而付出努力的一个诚恳与诙谐的检视,他们总想脱胎换骨却又担心和别人不一样。要了解没有人能够变成别人,「正常」是不存在的,缺陷美才是令你人性化及可爱的地方……

  

  




《沉默的羔羊》

导演:乔纳森·戴米

当我们夜晚去一个有恐怖气氛的地方,我们所感觉的恐怖其实不来自环境,而来自内心。这是内心无意识中的气味。
荣格曾经提出阴影并不总是坏的,它是我们本能中的智慧的象征,如果用合适的方式和它交流,你会发现它是带有智慧的老人,也许它会告诉你一些秘密。
整个电影是很复杂的,这个电影的复杂远远比《心灵捕手》要复杂。因为它涉及三个角色的分析。因此我只能分别从三个人说,一是见习特工克拉丽斯;二是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三是变态的精神病专家汉尼巴尔博士。
当我们在童年丧失我们的亲密感时,我们和所谓亲密的客体的过早分离会产生力比多的未完全释放。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我们可以看见另一种象征意义,可能和《圣经》亚伯拉罕为了感谢上帝而试图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以供献给上帝有关。那个孩子据说最后由于上帝的慈爱而获得没有被杀死的幸运结果。怎么理解呢?一个太有心去帮助另一个人的人,如果他的助人行为没有被实现,那他负性的情绪也是巨大的,有时候会是可怕的。

  

  


  

  

  

  


《少女杜拉的故事》

作者:弗洛伊德

作者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作品简介:《少女杜拉的故事:一个癔症案例分析的片断》的内容虽然是对一个癔症病例的片断分析,但书中的情节描述真实感人,分析详尽透彻。不仅专业人士会从中获得积极的学术启迪,普通读者也能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体味到精神分析的无穷魅力。这是弗洛伊德一生中惟一写下的一本非学术性长篇作品。“我绝不会犹疑与人,甚至是与女孩子谈论这问题在这本病历中,性的问题将被公开而坦白地讨论,性器官与性功能有适当的、科学的名称。”

  

  



《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

作者:(英)亚当•乔伊森 著

作品简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整个社会,这种改变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受教育的方式,甚至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中。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网络行为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亚当•乔伊森博士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网络行为心理学研究的鼎力之作,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更充分地利用网络并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互联网心理学》

作者: Patricia Wallace

作品简介:《互联网心理学》成书于2001年,一经出版就在心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介绍互联网的科普著作,它为人们理解互联网中的心理、社会和文化提供了一个框架。大量的令人着迷的细节描述,把读者从熟悉的现实生活带入了虚拟的世界。